社會中心/綜合報導墾丁龍磐公園今(2日)發生一起離奇意外!一名林姓女子和家人正在公園散步,突然被一架由美籍男子操控的遙控滑翔機爆頭,當場血流如注,送醫後仍不治身亡。據悉,有遙控機玩家透露,現在不少遙控飛機都是複合材質製成,結構異常堅硬,加上飛行速度快,最快可達時速400公里,一旦以高速撞上人體,後果恐怕不堪設想。▲遙控滑翔機因不明原因墜落,砸中路過遊客。(圖/翻攝畫面)據了解,無動力滑翔機國際公開賽今起一連3天在龍磐公園登場;下午5時許,從台南到墾丁旅遊的林姓女子(35歲)和家人到龍磐公園散步,手中還抱著一名2歲幼童,過程中突遭高空墜落的遙控滑翔機砸中頭部、頸部,當場倒地不起、大量出血,送醫後仍傷重不治;至於懷中的孩子頸部和右肩處也被割傷。▲遙控機碎片四散一地。(圖/翻攝畫面)警方初步調查,肇事的遙控飛機重量約2公斤,係由一名美籍人士操控,當時疑似受到強風影響脫離比賽指定範圍,最後在約500公尺遠處墜落,不幸釀成悲劇;由於遙控飛機砸死人的案件鮮少發生,不僅操縱飛機的外籍男子不可置信,警消接獲通報時也相當意外,然而究竟是單純意外或是操作失誤,仍待進一步釐清。▲警消獲報到場救援,但傷者仍不幸身亡。(圖/翻攝畫面)有遙控機玩家透露,現在很多遙控飛機都採用複合材質,整體結構強度相當高,本體也更加堅硬,且飛行速度快,時速最高可達400公里,就像高鐵一樣快,萬一擊中人體,其殺傷力絕對不容忽視。據了解,比賽會選在龍磐公園,主要因為場地靠海,有得天獨厚的落山風,飛行速度可輕易超過百公里,然而附近遊客眾多,要是砸中人群,後果不堪設想。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母遭遙控飛機爆頭亡!2歲兒慟哭「我要媽媽」 目擊女心酸墾丁滑翔機競賽「罕見」意外! 遙控飛機失控砸死路過婦半夢進客廳!「人妻坐大伯」結局尬爆 老司機秒歪:開戰了「身分成謎」外籍男鑽起落架欲偷渡 盤問4小時拒回答


zhiduan71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TA(國際女子職業網球協會)年終決賽,台灣一姐謝淑薇雙打首輪過關。為了這次年終大賽,謝淑薇還特別請澳洲老教頭保羅(Paul McNamee)到深圳坐鎮,添加她比賽的信心。考量到比賽經費,謝淑薇在一般的WTA巡迴賽,都是單槍匹馬和法國男友出征,只有在四大滿貫賽,才會請昔日的合作教練保羅坐鎮。謝淑薇這次請保羅遠到深圳指導,主要是這次年終賽女雙冠軍獎金高達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84萬元),如果能得到好名次,請教練雖然費用非常高,還是符合謝淑薇的網球經濟學。首開獲勝  好的開始謝淑薇和捷克搭檔史翠可娃(Barbora Strycova)昨晚首輪以6比4、4比6、10比5打敗澳洲史托蘇兒(Samantha Stosur)與中國張帥的組合。 根據WTA官網報導,謝淑薇在獲勝後記者會表示,自己和搭檔表現穩健:「第一輪獲勝是好的開始。這是一場非常緊張的比賽,前兩局打成平手,但很感恩的,我們最後獲勝了,我想我們今天的表現是非常穩定,我們兩人都非常高興。」   名列大會第二種子的謝淑薇和史翠可娃明天晚上將出戰第六種子卡雷茨科娃(Barbora Krejcikova)和辛妮亞柯娃(Katerina Siniakova)。原始連結更多追蹤報導年終賽 謝淑薇與詹家姊妹最快4強對決瑞士室內網賽 費德瑞在家鄉第10度封王15度闖巴塞爾決賽 Federer:永遠是球童年終賽最老球員 Kvitova:昨天才發現Google職網賽程資訊 ROC國旗遭撤換


zhiduan71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採訪=林玉婷   撰文=葉佩珒台灣校園午餐的議題一直以來圍繞於餐費凍漲、衛生安全、美味健康等面向打轉,但其實校園午餐該注意的不只是飲食安全、營養健康,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簡稱國教署)署長彭富源認為,積極將校園午餐融入教育,以最貼近孩童生活中的方式來教導學童關於吃的知識,也是台灣校園午餐該全面升級的一環!校園營養午餐不只有食用安全需注重,融入學習也是要點!台灣對於校園午餐的革新,近幾年一直著重於食材成本、食品安全、美味爭議等層面,但彭富源表示「校園午餐,你光看表面你只會想到食用的安全或健康,但其實不僅僅是如此」,當更深層地看待校園午餐、試著將校園午餐轉化至課程當中時,便能發現其實還能融入教導學童食物營養、用餐禮儀的探討,也就是台灣應該努力向校園推廣的「食育」。學童的教育往往會影響一輩子,目前政府在努力推動的新課綱就是要革新過往的填鴨式教育,彭富源說明「新課綱最重視的其實便是跟真實生活情境的連結」也就是學童們不應該只是照著課本或者老師灌輸的觀念來學習,而是透過「實作」來進行知識探索與生活體驗,這時校園午餐就是非常適合學習的環境,教學內容不僅限於食材認識與營養方面的探討,還可以擴增到衛生學習以及用餐禮儀的結合。學童抬餐桶、相互打菜,便是基礎社會教育的練習若想讓學童們真正在一定的課程時數內,感到有興趣、想要參與,彭富源表示學校便不能以「背多分」的方法強迫觀念的輸入,而是要以符合小朋友的學習方法來因材施教,例如光是用餐前以抬餐桶、相互打菜的「實作」方式,所帶來的教育理念便包括合作關係的建立,打菜時不打鬧及交談來維護同儕的飲食衛生,以及最後用餐結束,將餐具、餐桶物歸原位,清洗餐具、整理桌面等動作都是食育的一環,這些實際的動作累積在學童的日常當中,除了養成學童的責任感,同時學童們也能感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除了吃得好 、吃得飽,彭富源強調台灣的校園午餐除了讓學童快樂用餐,還要結合教育、講究整體的內涵,將食育融入到文化以及孩子的內心當中,這樣的教育孩童們才「帶得走」,而不是單純地背書或機械化接受老師給的資訊,未來學童們在進入社會時,這些已經內化到意識層面的教育便能自然地發揮功效,讓學童們不知不覺中將日常養成的習慣,成為未來一輩子的飲食觀念。呼籲各界共同推動灃食營養5餐計劃,讓「3年百校」不只是口號!不只是政府積極希望台灣校園午餐能夠食育化,民間團體也十分關注學童們在飲食層面所接收到的教育,彭富源表示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簡稱灃食教育基金會)所推動的「營養5餐」計畫,包含到飲食教育很重要的5大層面,從飲食知識、美學品味、美味革新、體現空間與創意互動等,都與國教署新課綱希望能將教學整合應用於生活情境的核心理念相當契合,彭富源解釋「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全名中包含的『飲食文化』這4個字便是很好的切入點」,由於自己曾認真研讀過灃食教育基金會所提供給校園的飲食教材,例如雞蛋教材中教導學童雞蛋的構造、親手動手做的食譜、立蛋習俗的由來等,所宣導的已經不只是知識,還結合了趣味、生活日常常識,認為這樣的教材便是非常適合學童以及融入台灣文化的教育方式。彭富源也表示,目前灃食教育基金會的營養5餐計畫已初步先與新北市政府教育局合作,以青潭國小與育德國小作為示範校,期盼後續帶動更多學校參與,而國教署也會跟全台各縣市溝通合作,選拔出願意與政府、民間團體共同努力推廣「食育」的學園,除了組成三角合作關係,國教署也會給予資源補助,希望在各方都協同參與下,以「3年百校」的目標共同將知識、美感、美味、實踐、溝通等理念帶入校園。文化教育難行之處,藉由「食」來化解「校園午餐是最貼近學童的教育媒介」彭富源認為文化是很難進入到小孩內心當中的,但飲食卻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面,因為與日常生活產生連結,小孩才會有實際感受,因此利用校園午餐作為橋樑來影響學童的飲食教育,便是教育主管機關、民間團體與學校機關們該努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zhiduan71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安健康/劉貞柏(阿柏醫師)(柏樂診所院長、國立中央大學諮商中心兼任醫師)】心靈加速,掙脫時間的枷鎖 一位貨車司機先在診所門口徘徊,把診所的招牌、海報看了又看。櫃檯以為對方是送貨的,出門詢問,然後才知道:原來貨車司機深為失眠、多夢等症狀困擾,卻因為顧忌掛號而猶豫再三。 失眠經常跟壓力相關 終於司機填完資料掛好號,到診間裡坐下。他忍不住左顧右看,顯現不安的樣子。 我說:「你第一次過來看診,難免會感到陌生吧?」 司機搖搖手說:「我腦筋沒有毛病,只是睡不好。」 「別擔心,那麼我們就先看失眠這塊:你最近睡得怎麼樣?」 「我最近整晚翻來覆去,躺很久也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說真的也只有半夢半醒。2點起來上廁所,就再難熟睡。」 「你清晨幾點鐘下床呢?」我協助他重整睡眠生理時鐘的細項。 「我5點多就醒了。」 「你5點多就清醒,會賴床嗎?躺到幾點才離開床鋪?」 「喔!我會躺到6點半。我們公司7點開始送貨。」 「睡不好經常跟壓力有關。最近壓力是不是特別大?」失眠經常跟壓力相關,所以醫師會同時關心壓力,以及民眾如何因應壓力的方式。 「誰沒壓力呢?我覺得還好。」司機理所當然地說著。自我壓抑、否認壓力,是常見的心理阻抗。 不要忽視你的壓力源 「我相信你很認真開車送貨。但最近假期多,貨量會不會特別多、特別忙?職務有沒有調動,例如:原本送文件,現在要費力搬貨?會不會交通打結,臨停不便,讓你送貨效率下降?主管有沒有調動,需要重新適應?公司會不會讓你日夜輪班,難以調整生理時鐘?」我一一列出選項,包括各種常見工作壓力的細節。 「好像都有耶。」司機點點頭。 「這就是壓力啊!壓力不是只有抽象的心情而已。壓力經常跟實際工作內容直接相關。」 「可是我感覺不到啊,工作內容也無法單靠我一個人改變。」 「沒錯,這無關意志力,是跟腦神經循環有關。」 「我有看過別家中醫,說我腦神經衰弱。」司機說。 「這是一個口語的說法:人遇到壓力,大腦會自動加強運轉,好應付突發狀況。好比汽車引擎遇到上坡路段,要拉高轉速,儲備力量衝上去。你現在的狀況,就好比不斷爬坡的汽車,耗盡力氣,引擎轉速過快,最後搖搖欲墜。」我用比喻的方式,試著貼近個案的實際狀況。 「是啊,我就是這種感覺,醫生你怎麼知道?」 讓大腦運轉流暢不易淤塞,就能排除循環障礙、避免失眠!下一頁教你幫助大腦休息,順利睡眠的「停機準備工作」 建立良性循環,訓練大腦抗壓 我教他常見的方式包括:給予大腦情境暗示,訓練大腦抗壓,避免自動進入負面思考,強化邏輯正念,讓思路清晰。思路清晰,大腦運轉流暢,自然不易淤塞,排除循環障礙,進而避免失眠或焦慮恐慌,情緒低落。 心理向度──靜水無波,度一夜好眠 生活中把握「小運動」的機會也很有幫助,下一頁看醫生建議哪些項目 運動向度──微加速,悄悄躍入下一秒的未來 從生活中能短跑的項目開始 漸進式增加運動強度 馬上就能開始做的運動 藉由食補增加身體元氣也是很好的方法,四季飲食首選大不同,比如秋補肺、冬補腎…該吃什麼?下一頁要筆記! 飲食向度──四季推移日子照過,食補增元氣 春天補肝:推薦四神湯 市面多有販售料理包,內容包括「蓮子、芡實、茯苓、山藥」,不喜歡吃豬小腸的可換成排骨。 夏天補心:推薦紅豆薏仁湯 紅豆薏仁等量各半,熬煮成甜湯。 秋天補肺:推薦白木耳蓮子湯 乾蓮子可直接煮,不必泡。白木耳可用調理機打碎後再煮。 冬天補腎:推薦羊肉爐 可添少許當歸,增加香氣。 本文摘自《睡覺也需要練習》/劉貞柏(阿柏醫師)/四塊玉文創 … 延伸閱讀:>>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zhiduan71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健康管理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尖端醫學論壇與2019海峽兩岸高等教育健康管理論壇,11月1日上午9時在光恩樓國際會議廳進行開幕典禮,邀請了2012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山中團隊下的首席主任日本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中心齊藤博英教授主講及多位日本、美國及我國學者主講,其中齊藤教授與榮總研究室主任邱士華均談細胞治療研究,以幹細胞治療癌症及視網模等都已有突破。元培醫事科技大學校長和臺灣健康管理學會理事長林志城教授指出,全世界邁向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影響,對健康的議題越來越重視,這個產業也被認為是新一波的財富浪潮。以大健康產業人才培育基地自許的元培,認為醫療長照或照顧均應導入工業4.0,才能使生產勞動力提高,因此大學會一直朝高端和跨域發展;此外,屬於應用型的科技大學不能只是作為提供醫護健康產業的「黑手」人才,更應要扮演起大健康產業知識中心的角色。此次這麼多國內外的學者專家參與不只為健康產業提供各種交流機會,大健康產業人才所需的學術與技能,更見證醫護類應用型大學的視野格局。齊藤博英教授主講「幹細胞科學的合成RNA技術」,幹細胞在對癌細胞有所突破,已開發了一種高解析度識別和純化具有不同miRNA活性的目標細胞類型的方法。同時也設計了mRNA編碼感興趣的蛋白質,標記有目標miRNA的互補序列。這些miRNA反應性mRNA開關可以根據內源性miRNA活性控制轉基因的轉換,並高效純化各種細胞,包括人類iPS幹細胞衍生的心肌細胞和神經元。此外,還準備了一組”miRNA回應mRNA庫”,以快速識別每種細胞類型的活性miRNA型材。新發現了幾個miRNA,這些miRNA可以用作程式設計人類多能狀態的特定標記。此外,最近開發了miRNA回應CRISPR-Cas9系統,其中Cas9的基因組編輯活動可以通過內源性miRNA特徵被抑制(OFF)或啟動(ON),生成選擇性編輯的”miRNA-Cas9 OFF/ON開關”目標細胞的基因組。將討論使用這些RNA開關的可能應用。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室主任邱士華談「通過遺傳編碼技術將血液轉化為視網膜」,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技術,可將血細胞重新編碼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PSC),以幫助解決視網膜問題。將iPSCs轉化為視網膜色素上皮和RGC的創新方法已經推翻了傳統的觀點即視網膜細胞不會再生。至於受損視神經的治療,研究小組能夠將幹細胞分化為視神經細胞,但是新視網膜細胞的形狀和位置仍然是一個挑戰。為了克服這個問題,目前正在動物測試階段開發3D視網膜類器官,以進行感覺功能評估。通過這些基因工程和移植技術,該程序將使台灣人民受益,並在該領域建立新的里程碑。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視光學院臨床與視覺科學Meng C.Lin教授以「淚膜在乾眼病中的作用:最新技術更新」主講,乾眼症狀的主要原因是淚液膜不穩定,可能伴隨著眼淚的過度蒸發,導致眼淚鹽度增加和角膜刺激。因此,了解造成淚膜穩定性的機制對於我們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治療選擇以減輕乾眼症狀的能力至關重要。除了提供有關薄膜如何在眼表上穩定的新見解之外,本講座還簡要概述了與診斷,處理和治療伴有淚膜異常的乾眼症狀相關的各種技術。東京電機大學電氣電子工程學系副校長、教授平栗健二以「尖端醫學材料」主講,已經處理了兩種用於工業和生物醫學應用的有吸引力的材料。峰值波長從紅色到藍色的矽納米晶體(nc-Si),通過發射nc-Si顆粒可以完全檢測到活細胞,並證實了小腸中的蠕動運動。第二種材料中,類金剛石碳(DLC)提出了廣泛的商業應用,並且已知某些類型具有生物穩定性。鋅(Zn)受到關注,因為它可以增強鹼性磷酸酶(ALP)的產生,從而促進骨骼鈣化。因此,製造了一種含鋅(DL-DLC)的DLC,它可以將鋅提供給生物系統,作為增強成骨作用的潛在生物材料。研究Zn-DLC對動物實驗,骨碎裂治療過程的影響。日本長照制度與整合式社區照護體系由日本內閣官房健康醫療戰略室田中謙一參事官及杵屋社會貢献之家田中綾執行長主講。下午則是4組醫護科技、健康科學、智慧健康與管理及創新實作425篇學術論文發表。尖端影像醫學論壇則請筑波大學附設醫院放射診斷部南學名譽教授談「肺癌的放射學診斷:從篩查到分期」,通過分析,可以將發現分為惡性程度高的可預測發現(中心位置,多發性結節,多結節邊緣,邊界不清晰,肺靜脈的牽引和氣管造影)和良性程度高的可預測發現(長性結締組織,衛星病變,局部鈣化,中央壞死,周圍支氣管套紮和邊界清楚)。這些數據用於區分肺結節的貝葉斯分析,還與臨床數據相結合。金澤大學醫藥保健宮地利明院長教授以「MRI看腦中的流體力學和生物力學」,構建一個綜合顱內條件分析系統,以使用磁共振(MRI)獲得大腦的流體力學和生物力學特性,並將其臨床應用。 描述一種使用相差電影-MRI評估顱內順應性的分析方法,以評估顱內狀況和流體動力學,並協助診斷特發性常壓腦積水(iNPH)。台灣大學醫學院醫療器材與醫學影像研究所曾文毅教授主講「MRI衍生的腦齡及其臨床意義」,MRI得出的腦年齡預測在MTLE,精神分裂症和癡呆症中具有臨床意義。它可以成為不同疾病個體患者分層和預後的潛在生物標記。需要進行多站點臨床試驗以驗證大腦年齡的臨床價值。此外,必須有一個強大的轉移學習方法來確保腦年齡預測模型的通用性。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新竹市市長林智堅及日本東京電機大學電氣電子工程學系副校長、教授平栗健二均分別致詞,祝元培55週年校康生日快樂以及健康管理學術研討會、「國際尖端醫學論壇」與「2019海峽兩岸高等教育健康管理論壇」成功。「2019健康管理學術研討會」、「國際尖端醫學論壇」與「2019海峽兩岸高等教育健康管理論壇」三場學術饗宴,是舉辦此研討會近20年以來最多篇數;共邀到5個國家、近60位海外貴賓,合計500多位學者專家參加。全球健康聯盟主席上海交大鮑勇院長等,參與的大學尚包括日本的國際醫療福祉大學、西九州大學和印尼6所大學、大陸6所大學等派團參加。圖:2019健康管理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尖端醫學論壇開幕貴賓與林市長林校長等合影。(記者王一軒攝)


zhiduan71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類的眼角膜會因為各種原因受損,太嚴重的角膜損傷,目前唯一的治療途徑只有「角膜移植」。但因為捐贈人數不足,而且有排斥問題,對治療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不過,今年8月,日本大阪大學教授西田幸二帶領的研究團隊,為一名因為角膜上皮幹細胞疲弊症而失明的女性進行iPS人工眼角膜移植,至今沒有出現排斥反應,視力也幾乎恢復,可以說是幹細胞治療的一項重大里程碑。細胞的問題細胞解決 這 9 種疾病有望用 iPS幹細胞找到解方健眾細胞生醫技術長張薏雯博士表示,幹細胞技術顛覆了醫學治療的思路,未來的治病的「藥物」,將不再是各種的化學合成物,而是秉持著「細胞的問題細胞解決」,把像是小分子蛋白、抗體、幹細胞等具有活性的物質送到體內,進而治療疾病。「目前全球已經有高達70件核可的細胞治療!」張薏雯指出,以發展極具潛力的 iPS幹細胞來說,除了上文提到的角膜移植,現在像是帕金森氏症、黃斑部退化,都已經有了成功治療的臨床案例。張薏雯表示,目前 iPS治療的最新進程,包括心臟疾病、脊髓疾病以及輸血性疾病,都已經在收臨床試驗案件;而關節炎、第一型糖尿病以及白血病,也在如火如荼的申請人體試驗計畫。圖說/張薏雯介紹,iPS細胞在未來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統整目前的科研進展,張博士指出,眼角膜移植、帕金森氏症、黃斑部退化、心臟疾病、脊髓疾病、輸血性疾病、關節炎、第一型糖尿病以及白血病等 9 種疾病,在未來幾年就有機會使用 iPS幹細胞在臨床治療。iPS works!全球引頸期盼幹細胞治療不治之症iPS幹細胞的影響力逐漸發酵,歐美科研界也越來越看好這項技術。張薏雯分享,在近期的國際研討會中,哈佛大學幹細胞與再生生物學教授Kevin Eggan直接在簡報中寫上“ iPS works!”給予iPS技術極高的肯定。「iPS幹細胞的潛力之大,在於只要將 4 個DNA送進皮膚細胞中,就能讓皮膚細胞還原成幹細胞,相較之下,胚胎幹細胞因為有倫理問題,大家在研發上多少抱持著疑慮。」張薏雯解釋。目前,日本正積極建立 iPS幹細胞的基因庫,張薏雯表示,當前的基因庫已經適用於 40 %的日本人,預計在 2022 年, 90 %的日本人都能在 iPS基因中找到匹配的基因,相關單位更是積極將基因庫推廣到全球規模。成功移植iPS眼角膜的西田教授表示,期盼 5 年後,能把iPS人工眼角膜移植用於正規治療。張薏雯亦對此抱持樂觀態度,預期 iPS將能治療更多現在的「不治之症」。更多Heho健康網文章諾獎頒給抗癌研究 「細胞的問題用細胞解決」成未來醫療顯學沙塵暴來襲竟忘帶氣喘藥!教你 2 招緊急自救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zhiduan71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總統蔡英文拚連任!昨(2)日上午南下台南為地方立委拉抬選情,晚間則北上趕往新北市板橋國小為新北市第6選區(板橋西區)立委參選人張宏陸站台。不料現場卻有韓粉擅自闖入媒體發稿區開直播,還未經同意偷拍記者的電腦,甚至指稱「來,你們看到1450!」該韓粉還將鏡頭鎖定平面媒體記者,不斷跳針詢問「大家看得到嗎?」甚至將鏡頭偷偷特寫記者的電腦,並趁記者不在位置上,將其尚未發布的稿件公開給其他韓粉觀看,甚至造謠記者是1450(網軍),有記者事後發現韓粉的脫序行為,就在臉書痛批該韓粉「噁心」!韓粉偷拍記者電腦,稱記者是1450!(圖/翻攝自YouTube)經查後發現,該民眾是韓國瑜鐵桿粉絲「高鈞鈞」,不但常常開直播散佈韓國瑜的消息,還試圖帶動輿論操作。但該韓粉擅自將記者尚未完成的新聞,拍攝出去,還指稱「他們直接在寫新聞稿,直接等一下就要發自由時報,我們沒有這種金錢,沒有這種資源做這些啦。」有記者事後看到被該韓粉造謠成網軍,怒在臉書發文表示「影片中她很嗨的說我們這群寫稿的年輕人是1450,然後還雀躍的跑過來湊熱鬧,噁心的行為來了,她直接把螢幕對著記者的『電腦螢幕』拍,包含記者的名字、新聞內容、整個螢幕都出現在她的鏡頭上。」該記者甚至痛批「我想問,基本的尊重在哪裡?第一次認真被氣到,不管是不是面對一個新聞工作者,都不該直接這樣把對方的電腦螢幕拍出來吧,不是因為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單純因為這是『隱私』。」韓粉還在影片中造謠表示「大家剛剛有沒有看到,在旁邊『霹哩啪啦』打電腦的」、「不要相信假消息啊什麼的,結果馬上就在現場就發現好幾位好年輕的青年…不知道是不是學生啦,但是年輕人『霹哩啪啦』一直在敲鍵盤,我剛剛有拍攝到一點點」,意圖造謠記者都是網軍。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民主自由可以當飯吃!」蔡英文舉證:台灣亞洲四小龍第一韓國瑜抹黑操控媒體!蔡英文酸:若能控制,韓不會當選市長綠營大團結!蔡英文揭台南「三大政績」 感謝賴清德這件事蔡英文AVG遊戲《總統府大冒險》試玩心得:感動不已


zhiduan71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曼谷1日專電)台灣音樂人參加在泰國舉辦的音樂節,分享台灣獨立樂團如何經營自己並走向國際的歷程。獨立樂團「八十八顆芭樂籽」也將在音樂節演出,讓各國聽眾感受台灣龐克樂團的魅力。泰國音樂平台Fungjai與媒體出版公司NYLON THAILAND 共同舉辦的音樂會議和音樂節「曼谷音樂城」(Bangkok Music City)11月1日到3日登場,希望透過複合型的音樂節將曼谷提升為亞洲音樂之都,並改善泰國音樂產業環境,讓音樂成為泰國經濟驅動力之一。今年的曼谷音樂城有來自歐美和亞洲超過40國的音樂專業人士和樂團與會,聚集在曼谷一同分享音樂產業知識與經驗,討論如何共同創造未來音樂的發展。由於Fungjai和台灣樂壇頗有淵源,這次Fungjai邀請台灣立夏公司(ATRIP)參與曼谷音樂城活動,由立夏的音樂總監黃俊豪帶領獨立樂團八十八顆芭樂籽赴泰演出。黃俊豪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全球音樂2018年報告,泰國的音樂產業約是東南亞地區第二大,其中現場音樂演出佔整個市場的58.7%。觀光旅遊業是泰國最重要的經濟收入,而現場表演的音樂是泰國夜生活主要內容。黃俊豪說,選擇八十八顆芭樂籽到泰國演出是因為他們的資歷和國際經驗都很豐富,對出國演出駕輕就熟,且八十八顆芭樂籽的龐克類型音樂在各國接受度都很高。黃俊豪說,龐克音樂大多數是以開心戲謔的方式發洩對生活或現狀的不滿,在每個國家都容易引起共鳴,例如八十八顆芭樂籽之前到歐洲和俄羅斯演出,即使觀眾聽不懂中文,依舊可以跳到最後一首歌,且八十八顆芭樂籽的音樂旋律簡單、歌詞朗朗上口,比較容易解釋給外國聽眾理解。除了來自各國的樂團演出,曼谷音樂城還會有各種媒合會和講座,黃俊豪表示他將會參加一場主題為「亞洲音樂社群」(Asia Music Community)的講座,分享台灣音樂社群如何和國際互動的狀況。黃俊豪說,獨立樂團崛起在亞洲已經是一股趨勢,他將把分享重點放在台灣的獨立樂團如何經營自己並走向國際的歷程,從「閃靈」到「五月天」再到「大象體操」和「落日飛車」,代表的是台灣三代獨立樂團的崛起故事。(編輯:周永捷)1081101


zhiduan71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安健康/王彥文報導】覺得疲累嗎?覺得最近腦子轉得不夠快嗎?覺得自己老是在生氣、不耐煩嗎?這些情緒的起源可能是日常飲食中缺乏維生素B群、缺乏鋅、缺乏鐵的關係。近年日本的心療內科醫師們發現許多上門求診的患者,實際上只是營養不均衡或不夠,使得情緒出現大幅波動。 血糖影響情緒:不是心生病,而是營養不良! 日本的開業心療內科醫師姬野友美發現,這幾年因為易怒、不安、抑鬱等狀況上門求診的患者,許多人都是因為飲食過於偏重碳水化合物,攝取大量醣類時胰臟會分泌大量胰島素、讓血糖忽然上升,但上升的血糖值越大、消化完後的血糖下降幅度也會更大,習慣這樣的反覆後空腹時的血糖值會越來越低。由於大腦幾乎完全依靠血糖來運作,血糖值低下對大腦的內分泌有極大影響,內分泌不穩定、情緒也就跟著不穩定,而且這樣的傾向在年輕族群內更明顯。 日本山口醫院的精神科主任奧平智之醫師也發現這種「營養型抑鬱」患者之人數有逐漸上升的趨勢。他表示現代人的忙碌生活,常使人沒精力注意自己在飲食上的營養攝取是否平均。但其實很多情緒上的問題,都是由於日常飲食營養攝取得不夠、不均衡產生的。 姬野醫師更表示,來到她的診所覺得自己是不是患了憂鬱症的女性患者,有80%在問診後確定缺乏鐵質,這時候她便會處方富含鐵質的牛肉與豬肝,代替藥物,治療成效一樣好。 營養不良會導致哪些情緒障礙 姬野醫師與奧平主任都表示:醫學界在上世紀60年代便開始注意到缺乏營養會導致身體狀況與情緒出現障礙。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不足,會使得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失去平衡,使得情緒不穩定。以下這幾種情緒狀態,經常是因為某種維生素不足而造成的:   … 延伸閱讀:>>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zhiduan71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體重過重、肥胖有時候不全然是自己的問題,有時存在一些難以控制的先天或外在因素。不過也有很大部分是我們可以付出一些努力去做到的。近年來,全球肥胖盛行率20年來成長一倍,台灣地區從11.8%增加到 23.0%。雅德麗生活診所陳彥伯醫師表示,以前在手術室擔任麻醉科醫師的時候,80 kg 以上的病人不多,但近幾年真的有增加。手術內容有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也有下背痛椎間盤突出(有的情況會俗稱:骨刺)。這些都是屬於隨著年齡增加會退化常見的手術,因為是常見身體上負重的支撐點,但在體重比較重的人身上,需要手術的年齡有提前的傾向。肥胖造成慢性疾病 造成醫療負擔 先進國家現在普遍面臨人口老化跟肥胖人口逐年增加的問題。老化需要長期照護人力、肥胖跟上面表格列出來的這些疾病都有相關,可以預見台灣國民健康保險的支出一定也會逐年增加。因此國家除了讓醫護同仁繼續在醫療的末端(醫院)拼命的扶傷救急(刪醫院的診察費、藥費、排檢查費用),也需要讓大家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健康,對自己的健康負責。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網站,陸陸續續都有不錯的免費刊物,比如「肥胖100問+」pdf 手冊,可供大家下載。各地區醫院也因應政府政策有推出健康指引、減重衛教等服務。腰圍與腰臀比 與代謝症候群有關 在亞洲地區建議正常體重維持 BMI 在18.5 kg/m2 到 24.5 kg/m2 之間。BMI 超過 25 kg/m2 屬於過重,27 kg/m2 以上屬於肥胖族群。過往研究針對 BMI 跟一些慢性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癌症等等)之間的關聯。其實除了BMI,男生女生的腰圍(男生建議小於 90 cm,女生建議小於 80 cm)與男女生腰臀比,與代謝症候群有很大的相關,甚至也是其中一個診斷的參考。這兩者會比BMI更精準點出內臟脂肪的分佈,有些族群BMI高是因為肌肉組成量大,這與代謝症候群的相關性就比較小。有代謝症候群的人 身體易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 有代謝症候群的人也常跟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這些慢性疾病共存,身體容易處於一個慢性發炎的狀態。因此在一生當中罹患心臟病、中風的機率,統計上來說相較同年齡層沒有代謝症候群的人會分別高出3倍跟2倍。陳彥伯醫師解釋,當我們體重增加的同時,心臟需要輸送更多的血液往全身,因此全身組織的耗氧量也會增加,長久下來心臟需要增加輸出力,心臟自己會慢慢地代償變大。但是心臟變大也不是沒有極限的,到一個程度之後即使在變大也不會增加輸出力了,反而讓心臟本身冠狀動脈的循環輸送效率變差,就會進展成心衰竭,就會喘,會吸不到氣,這時候是很辛苦、很不舒服的。為生活忙碌 但最無可取代的依然是健康 我們有可能在疾病一開始的時候沒有注意,到身體出狀況那天才發現...而也可能我們意識到也做了一些努力,但又因為林林總總的原因,自己後來也就認為「算了,就這樣吧...」。但如果你重視自己的健康,體重是有機會一點一點矯正回來,維持在健康的合理範圍內。


zhiduan71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